本周以来截至3月31日,沪深两市将有1206家公司披露2016年年报,其中,有884家公司已披露2016年年报预告或快报。在上述公司中,有146家公司预计2016年净利润同比翻倍,63家公司预计2016年业绩有望实现续盈,112家公司预计2016年业绩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随着2016年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市场关注焦点将再次集中在上市公司2016年业绩上。业绩超预期或出现反转的上市公司将迎来交易机会,业绩增幅较大的白马成长股成为资金重点布局对象。然而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虽然业绩预增可以作为一条投资线索,不过,个股能否走牛还要配合其他条件来综合考量。
年报披露期,上市公司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业绩剧增的公司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业绩亏损的企业在考虑如何扭亏的同时,还要面临命运大考。今年1月份以来,超过七家公司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其中中油资本、工大高新已经成功“摘星脱帽”。 过去10年间,报告期业绩好转而成功摘帽的企业数量以2012年最多,共48家。目前发布扭亏预告的公司已经超过这个数据,从扭亏公司数量及申报‘摘帽’的频率来看,今年成功保壳的公司数量或创新高。目前,并购重组仍是*ST公司扭亏为盈的常用手段。主营业务好转助力业绩增长的公司数量也在稳步提升。据统计,约有23家上市公司在业绩改善原因中提及主业改善,占比高达45%。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有序推进,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受此影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分化。
2015年深市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139.31亿元,同比增长4.69%,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增长率分别为-1.58%、11.32%和29.03%,板块间业绩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整体而言,2013年至2015年间,深市上市公司营收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以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为样本,3年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14.54%、47.95%和91.72%,对应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63%、13.95%和24.23%。
2015年,深市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4249.38亿元,同比增长7.42%,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增长-0.35%、12.96%和24.84%。2015年深市89.01%的公司实现盈利,有425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50%,比2014年增加13家。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深市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但是沪市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总收入却同比下滑。
沪市公司2015年度共实现营业收入22.67万亿元,同比下降3.93%;共实现净利润约2.05万亿元,同比下降2.66%;每股收益0.55元,同比下降11%。
与此同时,沪市上市公司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总资产比重为88%,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从全年业绩情况看,第三产业净利润为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营业收入为7.33万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对冲了第一、第二产业同比大幅下滑的影响,对稳定经济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沪深两市结构有所不同,沪市只有主板,大多为传统行业公司;深市除了主板外,还有创业板、中小板,创新型企业表现不俗。这也是两市业绩不同的重要原因。
按往年的经验,不少声称主业改善的公司其当期非经常性收益也很高,这个数据可能多少有些水分。值得关注的是,不少扭亏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10家前三季度亏损额逾亿元,但在最后一个季度奇迹般扭亏为盈。能在短时间内扭转颓势的公司,很大可能是通过政府补贴、出售资产等来拉动业绩。
当前随着“气候转暖以及农民工返程”,实体经济开工步入旺季,企业盈利改善有望延续;考虑到M2同比增速于去年10月份见顶,一般来讲,M2同比领先PPI同比6个月左右时间,由此我们预计PPI同比增速有望在二季度中见顶小幅回落。
根据再融资新政,并购重组过程中配套融资部分需按照20%融资规模和发行期首日定价。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收紧一定程度制约了*ST公司并购的速度,对于壳生意的约束也会更多,比如说”类借壳”方式中常常利用现金收购来避开监管审核、大规模的配套融资来巩固控制权,20%融资规模的限定势必对其造成冲击。该投行人士指出,为覆盖高额的买壳成本,借壳方往往会在入主后多次参与公司定增,通过再融资不断变现稀释泡沫,再融资新政会令买壳过程中以及买壳之后的资本操作余地进一步缩小了。
除此之外,如果上市公司想要扭亏为盈,只有进行转型升级,合理规划公司发展。中国金融家分会(中国金融家分会.cn)是解决企业融资、重塑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等难题的平台;是解决金融机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改革创新、资源整合等难题的平台;也是解决地方政府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及打造产业集群等难题的平台;同时也是为个人及家庭提供财富增值解决方案的财富管理平台。中国金融家分会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及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完整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中国金融家分会是国内影响力最广,规模最大的金融行业组织。会员特点主要是: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发展稳健,在线注册的会员单位突破1300家。会员企业资金规模突破5万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投融资平台,分会涉及房地产、政府产业园区、国企、央企等实体企业。
中国金融家分会帮助成员单位建立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并指导运作,培养其核心竞争力,运用金融创新切实为成员单位解决各类金融难题。以分会主席宏皓为首的中国金融家分会顾问专家团终身为成员单位提供投资、融资、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和咨询指导,帮助成员单位建立投融资平台。研究和探讨金融的发展方向、体制、政策、管理等理论和实际问题,调查了解并及时反映成员单位的诉求和建议,为政府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建议和依据。为成员单位提供管理咨询、技术创新、企业信息化、资本运作、产业基金、对外合作、会议展览和培训活动等服务,帮助成员单位完善各种金融工具,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随着年报披露,上市公司的业绩和估值水平也更清晰的展现在了投资者的面前,业绩从预测变成了现实,估值也从动态变成了静态,但是我们依然难以确定目前的估值是否已经安全,因为上市公司的业绩依然有着太多不确定性,而且尽管1 季度有意外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仍难以肯定1季度就是全年业绩的最低点,所以我们依然对目前的市场持谨慎的态度。需要转型升级的公司可以从一下着手:
1、产业链层面
(1)通过横向并购的方式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该路径适合所属行业竞争格局未定、小散乱弱,并且在行业市场份额占比靠前的上市公司。
(2)通过纵向并购的方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降低供应链成本,由低利润环节切入高利润环节,由粗放式生产到精细化管理,增加企业和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从行业痛点出发,积极进行研发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解决核心问题的能力,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为其他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快速发展甚至是弯道超车。
(4)打破传统行业产业的边界,积极引入新兴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方式,由内部经营发展升级到开放式平台的整合,由产品经营升级到服务运营。
2、跨界转型层面
(1)整合公司及集团各方的资源,以所有资源的交叉点为入口,延“产品-流量-平台”的路径探索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
(2)以其他行业与企业所属行业的交叉点为核心,通过跨界合作发展的方式,完成信息、资源、用户等的交互融合,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3)以用户为核心,围绕企业用户不断开发新的场景,一方面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布局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3、产融互动层面
在上市公司做好产业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把公司的价值向二级市场传播出去,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认可,进而形成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新预期,为上市公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最终使上市公司进入产融互动的经营循环,开启二次腾飞之路。
目前,财经节目大多以财经信息资讯见长。而中国金融家分会自制的高端财经企业问诊节目《皓脉》却剑走偏锋,话题涉及经济市场中的各种话题,落脚点却在真正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发展的难题,凸显本档节目《皓脉》的寓意,真正地为企业号脉解决难题。可以帮助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找到转型升级的道路。
《皓脉》不在演播室录制固定模式的访谈节目,而是采取了“走出去”的战略,每期节目都深入分会成员企业的内部,与大家零距离接触,满足了分会成员的发出心声的殷切希望,更满足了上市公司成员单位急迫解决企业实际发展难题的深切愿望。详情请登陆:中国金融家分会.cn,加入《皓脉》,为企业发声,为企业转型做出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