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小米有品有鱼宣布因业务调整,将于3月17日10时终止运营。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小米有品旗下的新国货会员制电商平台,于2019年4月18日上线,提供家居、日用、餐厨、影音、服饰、饮食、箱包、婴童等生活消费品品类,包括小米自营产品、小米生态链产品以及第三方商家优质产品。
平台主要面向女性客群,采用S2B2C(S大供货商,B渠道商,C顾客)运营模式。用户注册为会员后,产生了购买与分享行为,可获得返佣及返利。这种“自购省钱、分享赚钱”的模式,与大多数分销型社交电商类似。
我认为,首先,有品有鱼从开始的定位就是蓝错误的,打造成为一个多元化社交营销网络平台,在社交网络上小米没有任优势,没有资源,没有竞争力,社交电商本身只能依靠传销模式去收割韭菜才能生存,小米的战略就是错误的,失败是必然的。
其次,营收不理想是最直接的原因。因为“入门费”、“拉人头”、“多层级计酬”等运营方式,平台陷入涉传风波。据悉,花费396元成为有品有鱼会员,可享受商品券后价、3%至15%的自购返利。向其他用户推广商品,也可以享受到更高比例的推广服务费。这种设计就是传销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一个正规的公司去经营,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传销模式小公司去骗骗韭菜们,收割韭菜后就跑路,大公司跑路的成本太高,小米错的实在太离谱。
时隔一天,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东小店”也宣布,将于2022年2月28日停止运营。该平台于2019年11月1日上线,是京东针对下沉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微信三域互通的全渠道零食场景,所有业务均依靠小程序来进行。
平台无门槛不收费,所有商品全部来自京东商城,用户注册成为店长,并推广商品赚取佣金。这种商业模式表面上共享经济,实质还是传销性质,否则,推广商品赚取谁的佣金。
就在同一年,京东拼购升级为“京喜”,同样瞄准下沉市场。所采取的C2M(从消费者到生产者)模式,跳过了品牌商、代理商、最终销售终端等渠道和中间环节,让工厂生产的优质商品直接卖给消费者,实现对中间成本的节省。相比之下,通过裂变属性的拼货,毫无性价比可言。商户和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京喜成为京东拉新的重要利器,东小店逐渐被边缘化,停运也就在意料之中。
成立不到3年的东小店与小米有品有鱼相继关停,其实也是整个社交电商行业发展缩影。过去一年,贝店“爆雷”,上百家供应商前往总部追讨拖欠钱款;云集业绩大幅下滑,走到退市边缘;阿里旗下的“淘小铺”,仅运营两年零四个月就关停;再到林瑞阳和张庭的微商品牌TST庭被查,可以说是社交电商动荡不断。
中国社交电商市场随着快手和抖音的崛起,传统社交电商开始衰落,而过去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传销模式的社交电商衰败就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