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了楼市的“金九”行情之后,全国大规模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十一”长假,全国有超过20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楼市调控新政,各地出台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收紧按揭贷款首付比例成为普遍做法;10月12日,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开会,讨论当前房地产信贷形势;10月19日,25家中资商业银行被央行上海总部约谈,被要求继续严格执行房地产限贷政策……楼市的狂热随着接二连三的“秋雨”开始现出“寒意”,市场已经嗅到了楼市的拐点。为此,有些人从中“读到了”机会,认为楼市资金将流向股市,有人还提出了楼市与股市之间资金有跷跷板效应的说法。
金九银十”这个说法最早应该是在楼市出现的。当然卖房炒股的散户不在少数,卖了股票炒楼的也不少,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有人恐慌,甚至有人不惜借高利贷凑首付,房价就像一面多棱镜,映照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选择。那到底是去楼市追风还是去股市抄底?
国庆假期期间楼市限购政策频出,无疑是在告诉大伙别眼红楼市,想眼红的投资者也可能已经没权限去购房了。那么炒房的资金现在被限制进入楼市,它们的去处肯定会现在其他的理财产品,银行利率又低的可怜,P2P理财玩跑路的是层出不穷。因此可以大胆的预测后市资金只可能流入A股市场。
资金开始转战A股了:从近期发行的私募产品来看,有不少认购者是从楼市撤下来的投资者。此外据数据显示,8月持股超1亿元的超级散户却已开始悄然进场,较7月增加174人,这些都说明这些聪明资金已经开始行动了。大家要知道: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地产泡沫过高将降低一国实体经济竞争力,地产泡沫崩溃将引发经济金融危机。
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9月M2货币供应同比11.5%,前值11.4%;9月M1货币供应同比24.7%,前值25.3%;9月M0货币供应同比6.6%,前值7.4%。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200亿元,前值9487亿元;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7200亿元,前值由14700亿元修正为14697亿元。
对此,市场分析机构认为,M1、M2增速差距继续收窄,新增信贷及社融超预期回暖,预计对市场的影响偏多。宏皓教授表示,金融数据继续回升,信贷特别是企业信贷超市场预期,验证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9月社融数据为年内第三高,新增贷款为年内第四高,企业中长期贷款为年内第四高,均表明企业融资情况并未恶化,企业信心仍在恢复,高融资并结合企业盈利不断改善,有利于中国股市长期“健康牛”,这与2014-2015年的“水牛”有本质不同。
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有助于增强股市的配置力量,形成类似于其他发达国家股市长期可持续上涨的局面。该文件有可能与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样,成为中国股市新一轮“健康牛”的开端。
最近楼市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泡沫过大,最终引发类似去年股灾的金融风险。但由于一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楼市出现严重分化,未来调控必然是因城施策,或者叫一城一策。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而不是一味打压楼市,让楼市全面暴跌。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市场产品形态将多元化,整体上中国楼市的基本面并没有也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逆转。
楼市调控政策后,股市或是资金去向的重要选项。不过,如果资金在退出楼市以后并不进入实体经济而是一下子都转向股市的投机炒作,则意味着原来所要防范的泡沫风险并没有消失,至多不过是从楼市转移到了股市而已。而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非但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反而会有可能愈演愈烈。这显然是与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背道而驰的。这不仅不是实体经济之福,反而有可能将会是促使经济增速继续下行的主要原因,这种挥之不去的恶性循环,也是造成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较低的重要原因。
楼市的资金会不会流向股市?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楼市调控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对于国人来说,楼市调控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老话题了。如果从2002年8月26日六部委颁发的217号文件算起,我国楼市调控的历史已经超过14年的时间了。但事实表明,楼市越调控,房价越上涨。从楼市撤出资金者都是大傻瓜,相反在楼市坚守的资金无不赚得盆满钵满。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事实,所以,资金要不要从楼市撤出,实在是值得已经进入楼市的资金认真掂量的一件事情。毕竟过去的楼市调控都只是虚晃一枪而已,毕竟作为地方政府来说恨不得将地价卖成金价,房价上涨就是地方政府一手操纵。而这一次楼市调控会不会动真格的,国人无不对此表示怀疑,作为楼市资金当然也要对此保持一个时期的观望。说不定与之前的楼市调控一样,这一次的楼市调控又不了了之了呢?更何况楼市资金还可以到国外去炒楼呢?
二是股市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即便资金从楼市撤出,也不一定必然会进入股市。毕竟当下的投资市场不只有股市,还有商品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可供选择。实际上,即便是投资股市,作为大资金来说,还有香港股市可供选择。所以,这要看A股市场的吸引力有多大了。但就当下的A股市场来看,对于投资资金显然很难构成吸引力。一方面,目前的A股市场仍然还是一个赤裸裸的圈钱市场。IPO圈钱、大小非套现圈钱、上市公司再融资圈钱,包括“IPO扶贫”、“债转股”这所体现的也都是股市的融资功能,是股市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一面。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高高在上。更何况A股市场制度极不完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盛行。面对这样的市场,投资者信心缺失,真正的投资资金显然不会大规模介入。
而从投机炒作的角度来说,目前市场人气不济,加上监管部门的双眼,又紧紧地盯着市场上的一些投机炒作行为,因此,当下的市场对于投机资金来说,也是缺少吸引力的。这也意味着投机资金也不会大规模流向股市。
对于股市而言,不要奢望什么楼市遭遇调控后,其资金会进场。A股频现暴涨暴跌,以及牛短熊长成为其最重要的特征,与我们的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以及投资者保护是密切相关的。美国股市能长期走牛,并非其经济增长速度比我们快,而是其股市基础打得好。只有当我们的市场强大起来了,也就不会对股市与楼市的跷跷板效应产生兴趣了。而到了那时,投资者根本就不用愁没有资金进场。
股市有机会了,才会吸引其他领域,包括房地产领域在内的资金入市,不过两个市场之间不会形成“必然联系”。宏皓教授表示,影响资金流向最关键的因素是股市有没有“赚钱效应”。例如去年股市行情大好的时候,不少人都选择卖房买股,而股市走弱后也有不少人撤出去买房。目前的股票价格对于资金来说,不具备十足的吸引力,还没有形成价值洼地。楼市调控,资金可能会转投其他方向,股市只是一个可能的方向,但是还没有到卖房炒股的时候,合理分配资产才是正确的方式。
从国务院近期接连发布的两大文件《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及它的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来看,解决企业偿债能力差,主要思路应是引导居民存款流向企业股权,补充企业的权益,使得企业的财务杠杆率下降,资金实力提高,经营投资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强。也就是说,惟有切实而可行的稳增长措施以对冲地产降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这才有可能是市场真正值得期待的“跷跷板效应”的主要寄托之所在。最近一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出售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产,而从中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经营主业所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中最为扭曲的一面:实业的艰难和资金脱实向虚的容易正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国金融家分会主席宏皓教授表示,只有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是稳定当前经济的最有效措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砥砺前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对实体经济运行来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才能稳住预期,重大改革举措落地才能增强发展信心,从而助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实体企业正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多。另一方面,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调整阵痛还在持续,民间投资增速回落,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融资难、融资贵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金融家分会是目前企业家最信赖的金融信息交流平台,会员规模达到1300家,涉及领域包括:地方政府、地方产业园区、国企央企、实体企业、房地产企业与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的企业。分会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目前融资难、赚钱难等难题。为会员提供投资、融资、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和咨询指导,帮助企业建立投融资平台。为会员单位提供管理咨询、技术创新、企业信息化、资本运作、产业基金、对外合作、会议展览和培训活动等服务,帮助会员单位完善各种金融工具,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